
老罗向来是手机圈的异类,这倒不在于他的半路出家,或是口无遮拦,而是他那非友非敌、琢磨不透的行事风格,令大多数友商敬而远之。
鸟巢之夜前,罗永浩发布了一条貌似库克、雷军、余承东、刘作虎都点赞的微博,其实就是加了特殊符号的自说自话,却让很多人上当。
在公众看来,动辄“重新定义下个十年”的锤子科技,与坚守黑科技+发烧路线的小米非常相似,为什么罗老师只能在发布会上呼风唤雨,小米却可以冲击千亿美元市值?

这从当年老罗碰瓷小米可以略窥端倪。
2012年,被小米公关缠住的老罗在M2发布会上举起了“我是米粉”的牌子,后来他做锤子手机走的也是小米先推系统、再出硬件的路线,Smartisan OS之后才有的锤子T1,但彼时的罗永浩对先行者雷军早没了敬意,反而是一百个看不上。

关于小米他有许多特别伤人的说法,比如:
小米最他妈没劲的是魅族mx那么烂的设计都要抄。
小米手机其实没有粉丝,靠性价比成功的品牌都没有粉丝。
小米对他们目标用户采用的策略,是非常精准的,比如耍猴儿式的抢购。
魅族脑残铁粉很多,小米总自己提米粉,但其实没有品牌忠诚度。
在苹果用户群里,这叫品味,在小米用户那里,这叫乏味。
对于雷军,他从不吝惜冷嘲热讽。
雷军确实被我们逼得重视设计和假装有人文情怀了。
目前为止,除锤子科技,没有第二个企业能让雷军如此的缺乏安全感和如此严重的失态。
雷军能侃侃而谈?杀了我也不信,呵呵。
一直以来,雷军总是大谈“跑分天王”和“?挪?拧薄???暇故枪こ淌Τ錾恚?涫倒亲永锸遣欢?没?逖榈摹?/STRONG>
小米雷军和魅族董事长黄章都是土包子。
给人的感觉是,罗永浩洞悉并总结了小米创业以来的所有经验教训,但迟来三年的锤子手机依然重蹈覆辙,在各种前车之鉴上摔跟斗。
罗永浩的产品观有两个支点:
首先是工业设计,2014年的Smartisan T1双面玻璃+树脂中框媲美iPhone,厚重而有质感,配件居然还有精美的螺丝刀,甚至对用户开箱环节都做了场景化设计。
其次是细节体验,针对安卓的性能优化很下功夫,在扁平化浪潮中坚守拟物化,这倒未必是对用户的尊重,核心还是试图降低学习成本并形成审美壁垒。
锤子手机爆红似乎反证了老派文青风格在生意上的可行性,但罗永浩并未意识到这是一个比小米“为发烧而生”更局促的定位,手机是大众消费品,所谓发烧其实瞄准了所有男性用户,文青和匠心则属于难以描摹的精神气质。
罗永浩也不是传统意义的文化偶像,文青气质包裹着浓浓的草莽和江湖气,特殊的成长历程使得他超级自信,有任事之勇,却有料事太易之疏。